• 首页
  •   >   学科科研
  •   >   学术活动
  •   >   正文
  • 学科科研

    杏林学术沙龙第四十期-布尼亚病毒表面糖蛋白Gn和Gc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机制

    发布日期:2018-06-21    通讯员:  浏览次数:

    2018年6月19日在银河娱乐澳门娱乐网站6楼学术报告厅进行了杏林学术沙龙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李昭阳博士介绍关于布尼亚病毒表面糖蛋白Gn和Gc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机制,由胡美纯博士主持,有来自基础、临床和药学等院部的20多位师生参加。

    李博士首先给大家介绍布尼亚病毒是成员组成最多的古老的RNA 病毒群之一,包含350 多种病毒,感染各种动物、昆虫和植物。根据血清学鉴定、形态学比较和生化指标分析,布尼亚病毒科被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属:汉坦病毒属(Hataanvirus)、正布尼亚病毒属(Orthobunyavirus)、内罗病毒属(Nairovirus)、白蛉病毒属(Phlebovirus)、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这些病毒中正布尼亚病毒、内罗病毒属、白蛉病毒是通过节肢动物媒介感染人和动物。番茄斑萎病毒也是通过节肢动物媒介传播,但是只侵染植物。而汉坦病毒的天然宿主是啮齿类动物,人类感染汉坦病毒是通过吸入了啮齿类动物排泄物的气溶胶。总之,除了番茄斑萎病毒属之外,其余的布尼亚病毒如果传播感染到人,会导致严重的肝炎、脑炎、出血热等高致死性疾病。最近十年,由于布尼亚病毒在不同地域引发的人类疾病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已经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然而,人类对于这类病毒的感染机制却掌握得不多,其受体、侵入机制、病毒表面糖蛋白互作方式等问题至今都没有确定的答案。目前,布尼亚病毒科的一些病毒已经被列为感染人类的高生物危害等级的病原体,代表病毒有: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CCHFV,内罗病毒属)、立夫特山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白蛉病毒属)、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antaan virus,HTNV)、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白蛉病毒属)以及加利福尼亚脑炎病毒(La Crosse virus,LACV,正布尼亚病毒属)。针对这些疾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可供选用,因此从病毒生物化学、蛋白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研究层面上,去研究布尼亚病毒表面糖蛋白的结构及其组装排列机制,将会为开发有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提供参考依据。

    李博士还说本研究首先通过软件预测了糖蛋白单体Gn和Gc的膜外区域;随后通过蛋白氨基酸序列截短表达摸索,获得了糖蛋白单体Gn、Gc膜外区域的可溶性表达;通过linker连接的方式,人为地将糖蛋白单体Gn和Gc联系在一起,最终又获得了糖蛋白复合物Gn-Gc。通过晶体生长筛选,我们最终获得了Gn-Gc的蛋白复合物晶体;通过Venus荧光蛋白双分子互补系统,研究了Gn与Gc之间的相互作用。

    上一条:美国Creighton大学陈贤明教授访问我院 下一条:杏林学术沙龙第三十九期-CSF-1R抑制剂诱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在恶性胶质瘤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版权所有:银河娱乐澳门娱乐网站 - welcome  地址:咸宁大道88号,医药楼1栋、2栋 网站网址:www.commaoilchina.com

    Baidu
    sogou